11月3日,浙江大学第十一届“三育人”先进颁奖晚会在紫金港校区举行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荣获本届“三育人”教书育人标兵称号。
自2002年启动的浙江大学“三育人”标兵评选活动,既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体现。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通过发掘师德典型、讲好师德故事,以“更高质量、更加卓越、更受尊敬、更有梦想”为战略导向,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的积极性,引领全校师生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奋力“走在前列”。
始终坚持
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
梁廷波教授是我国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,他始终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30余年如一日在患者床边搭建教学平台,致力培养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、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,激励学生在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中竞展青春风采。尽管管理、科研、医疗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,但在他的心里,始终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留给教学,留给他的学生们。他总是说:“培养医学人才是我的历史责任。”
梁廷波教授现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(“教指委”)委员、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、浙大一院教育教学委员会主任、外科学教研室主任,全面负责医院临床医学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,实现人才引育模式突破式发展,2020年医院荣获“浙江大学第五届引才育才组织突出贡献奖”(伯乐奖)。
他常年深耕教学一线,用心教书潜心育人。先后主持教改项目4项,通讯作者发表教改论文5篇,讲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浙江大学校级MOOC课程,牵头浙江省创新学科,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。牵头建立医学人才培养国际通道,使本单位成为美国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证基地(国内唯一)。主编教材和书籍5部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以培养胜任力为导向,近5年培养博士生23人、硕士生10人、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、省级高层次人才3人,所指导博士毕业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率超过90%,4人35岁以下晋为研究生导师。获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、浙江大学“五好”导学团队(负责人)。
他紧跟前沿科研育人,实践育人服务临床。坚持把研究做在病床边,把论文写在救治一线,不断挑战临床及科研难题和“卡脖子”问题,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战斗力。创新开展化疗后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术,突破手术禁区,大幅度提高胰腺癌切除率;开展全球首例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手术,挑战极限再攀医学高峰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、国自然重点等课题30余项,以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近200篇。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。
仁心仁德暖人心
亦师亦医写芳华
他立德立身育己育人,树立学生理想信念。在突发疫情面前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效应,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解、认同和向往,实现育德、育知和育魂相统一,率领全院师生在疫情防疫战中贡献“浙一力量”,抗疫实践经验入选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;率领浙大一院2个集体荣获“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,浙大一院新冠肺炎救治青年突击队获得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。本人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、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、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。
颁奖典礼现场,他的一位学生表示:“这么多年来,梁老师一直言传身教,教给我们除了知识技能、工作习惯和国际视野外,更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为祖国发展作贡献的赤胆忠心!”
正如梁廷波教授多年对于育人工作的感悟,秉承的育人理念所言:作为浙江大学的一名师者,一定要坚定求真求是的信念,牢记育人的初心使命,多维度、多方式培养学生,充分尊重其个性、发挥其潜能;要永远把患者放在第一位,倾听患者的每一句主诉,要一丝不苟地为患者做详细检查,诠释一份师者的责任和担当,守好一份对于生命的敬畏。
在梁廷波教授的心中,做好“三育人”,要始终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有高尚的师德师风,毫无保留地把知识和技术传承给学生,矢志将学生培养成医德高尚、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,全心全意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。
(江晨)